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已达到28.7小时,持续攀升的使用时长为眼部健康埋下了隐患。
(图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感官之一,其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生活质量。随着数字化生活的深入,人们在电子屏幕前的停留时间持续增加,眼疲劳、干涩、视力波动等问题愈发普遍。
从病理机制看,长时间注视电子屏幕会使眨眼频率降低40%以上,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进而诱发以干眼症为代表的炎症性眼病。而这一类疾病已从个体健康问题演变为社会性公共卫生难题,尤其在40岁以上人群中,干眼症发病率已达到30%左右,且伴随年龄增长呈显著上升趋势。
干眼症(DED)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其发病机制是泪膜稳态失衡,表现为干涩、异物感、灼烧感等多种症状。该病可见于各个年龄段,尤以老年人群、女性及免疫相关疾病患者为多。
干眼症本质是眼表炎症恶性循环:泪液分泌减少或蒸发过快造成角膜损伤,继而触发免疫细胞(如T细胞、巨噬细胞)释放炎症因子,加剧组织破坏,并进一步抑制泪腺功能,导致“越干越炎、越炎越干”。
2025年1月,多名作者在期刊《Journal of Ophthalmology》发布了一篇题为“Mesenchymal Stem Cell-Sourced Exosomes as Potentially Novel Remedies for Severe Dry Eye Disease”(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有望成为重症干眼症的新型治疗方案)的综述文章,其中精选了175篇相关文献,对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治疗严重干眼症方面的机制进行了全面的总结。
研究显示,MSC-Exos在干眼症治疗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1.抗炎作用:外泌体通过抑制NLRP3炎性小体活化,减少IL-1β、IL-18等炎症因子分泌,保护角膜上皮细胞,类似“眼表消防员”。
2.免疫调节:外泌体通过miR-204、miR-21-5p等miRNA,将促炎M1型巨噬细胞转化为M2型,并诱导Tregs上调、Th17活性抑制,构建“眼部和平系统”。
3.泪腺修复:外泌体携带的生长因子(如 TGF-β、BMPs)和抗凋亡分子能修复受损的泪腺上皮细胞和杯状细胞,恢复泪液分泌功能。动物试验显示,外泌体治疗可使泪液分泌量增加超 30%。
干细胞外泌体有效治疗GVHD相关性干眼疾病
2022年1月,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柳夏林教授团队在《Science Advance》(《科学进展》)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miR-204-containing exosomes ameliorate GVHD-associated dry eye disease”(含有miR-204的外泌体可改善移植物抗宿主病相关干眼疾病)的文章,该研究首次报道了富含miR-204的外泌体可有效缓解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相关性干眼症状和体征。
(MSC-exo抑制了患有GVHD相关干眼症的患者的干眼症状)
结果显示,患者在接受MSC-exo治疗后,干眼症状得到缓解,OSDI干眼评分降低,干眼体征显著改善,包括荧光素评分降低,泪膜破裂时间延长,泪液分泌增加,提示MSC-exo滴眼液用于治疗cGVHD相关性干眼是一种安全、无创和有效的无细胞疗法,具有良好的临床转化应用前景。
OSDI(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眼表疾病指数)是一种用于评估干眼症状及严重程度的标准化问卷调查工具。它由美国眼表研究协会(Ocular Surface Research Group)于1997年开发,通过患者自我报告的方式,量化干眼症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评分下降的幅度越大,越能直观体现治疗方案的有效性。
小结
在日常护眼管理中,眼部健康的自我维护至关重要。除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外,还应从生活习惯入手:维持规律的作息节奏以避免眼疲劳累积,注重眼部清洁与卫生(如减少手部直接接触眼球),科学控制用眼时长并主动规避过度用眼行为,同时通过增加户外光照时间来调节眼部生理机能、缓解视觉压力。
在基础护眼措施之外,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为眼部健康管理提供了更具创新性的干预方案。干细胞外泌体作为纳米级细胞外囊泡,富含蛋白质、miRNA、脂质等生物活性分子,能从多维度修复眼部受损组织。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相信在未来,干细胞外泌体有望成为多种眼部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