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表明,每个人的体内每天都会产生数千个突变细胞,其中一些可能演变成癌细胞。健康的免疫系统能及时发现并清除这些突变细胞,防止其发展成肿瘤,尤其是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它们能够广谱地识别并摧毁癌细胞,保持我们处于“无瘤”的状态。
然而,当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癌细胞就有机会逃脱清除,开始扩散和生长——这也是癌症发生的根本原因。
近年来,医学界逐渐从传统的“无瘤生存”转向“与瘤共存”理念。“与瘤共存” 旨在借助免疫调控,维持肿瘤的稳定态势,让患者得以长期生存,同时保障其生活质量。
什么是“与瘤共存”?
“与瘤共存”是当前癌症治疗领域的重要理念,这一理念的核心在于免疫系统与肿瘤细胞之间的动态平衡。
“与瘤共存”是指免疫系统通过发挥免疫防护作用,抑制肿瘤的扩散和侵袭,促使肿瘤症状缓解、肿瘤体积保持稳定且无新的转移迹象。患者在接受标准治疗后,病情保持稳定,通常依据相关标准被评估为疾病稳定(SD),并逐步向好发展。
与传统的 “无瘤生存” 目标不同,“与瘤共存” 并不追求彻底消灭肿瘤,而是通过免疫调控、靶向治疗等手段实现 “功能性治愈”,尤其适用于晚期或难治性癌症患者。患者借助免疫疗法等治疗手段,使免疫系统功能得以增强,能够有效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肿瘤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在 “与瘤共存” 理念下,这一状态可助力患者病情稳定,维持良好生活状态,延长生存周期。
临床试验:带瘤生存超过1400天
2022年3月,多名作者联合在国际期刊《Oncotargets and Therapy》上发表了一篇题为“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of a Patient with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reated with Adoptive Cell Therapy Using Natural Killer Cells: A Case Report”的文章,研究团队报道了一例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案例,该患者在接受近150亿NK细胞输注治疗后,成功实现带瘤生存超过1400天。
这名患者于2016年被确诊为IV期弥漫性肝细胞癌,伴有淋巴结转移。由于肿瘤无法通过手术切除,且患者还患有慢性肝炎、冠心病等基础疾病,医疗团队为其制定了治疗方案:
▪2016年7月:全身麻醉下接受TACE治疗(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2016年10-12月:多次实施全身麻醉下腹膜穿刺注药术
▪2017年3月:进行腹腔灌注治疗
但患者的肿瘤并未明显缩小,化疗反而导致了其身体状况的进一步恶化。因此,专家团队决定为其采用NK细胞疗法。
从2017年3月到2018年7月,他完成了多个周期的NK细胞治疗,并在治疗期间暂停了其他抗肿瘤治疗。
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期间,研究团队对该患者展开持续观察,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NK细胞比例显著提升
研究团队运用流式细胞术与荧光抗体染色技术,针对患者外周血中的NK 细胞群(CD3、CD56)展开分析。在每次NK细胞输注治疗前,医疗团队均会进行体外培养扩增操作。在未进行体外培养扩增时,患者外周血中 NK细胞比例仅为13.7% 。经过18天标准化的体外培养扩增后,这一比例大幅跃升至87.6%,与扩增前相比,外周血中NK细胞比例增加近7倍。
患者扩增前后外周血中NK细胞比例
经过NK细胞治疗后,T抑制细胞/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计数有了显著提高,而辅助性T细胞保持不变。同时,NK细胞的计数也有所增加,而B淋巴细胞没有变化。这说明NK细胞治疗对平衡免疫系统和增强其功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T抑制细胞通常指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主要功能为抑制免疫反应,维持机体免疫稳态。
2.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即CD8+T 细胞):这类细胞能够直接杀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其数量增加可强化对异常细胞的清除能力,在免疫防御和肿瘤免疫监视中发挥关键作用。
3.辅助性T细胞(即CD4+T细胞),主要辅助其他免疫细胞发挥功能,其数量稳定有助于维持免疫调节平衡。
4.B 淋巴细胞(CD3⁻、CD19⁺细胞),主要参与体液免疫,该细胞计数无变化意味着体液免疫未受干扰。
(2)多种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
患者在进行NK细胞输注期间,除了甲胎蛋白(AFP)之外,所有其他肿瘤标志物的水平都有所改善。治疗后,癌胚抗原(CEA)、癌抗原CA15-3 与CA19-9的水平都有所下降。这表明NK细胞治疗对这些肿瘤标志物的调节具有积极的作用。
(3)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根据生活质量评分(EORTC QLQ-C30)的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后的功能维度(包括生理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和健康维度得分从≤20增加到大约80。与此同时,症状维度得分从60下降到≤10,这意味着患者的功能维度和健康维度得分逐渐提高,症状维度得分下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改善。
NK细胞治疗期间的EORTC QLQ-C30评分
(4)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显著缩小、胸腹水消失
研究人员在进行NK细胞治疗前后使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进行了影像学诊断,并评估了治疗的临床效果。经过17个疗程的治疗后,患者的胸水和腹水明显减少。2018年7月结束NK细胞治疗后,截至研究数据记录阶段,患者一直保持这种状态。
(图C1~C5:CT扫描显示,在治疗结束后,右肝叶多个肿瘤的大小显著缩小。)
CT扫描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该疗法的治疗效果。患者多次重复治疗周期以巩固疗效,其治疗效果尤为显著。
经过1年5个月的NK细胞治疗后,患者右肝叶中的多个肿瘤明显减小。随访数据显示,该患者生存时间已超过48个月,成功实现带瘤生存超4年(近1400天)。
相较于接受传统疗法的晚期肝癌患者,接受NK细胞疗法的患者生存期更长,充分彰显了该疗法的优势。
小结
当患者病情发展到中晚期时,医疗团队的治疗思路是优先控制癌细胞扩散速度,同时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定制治疗方案,如结合细胞疗法等手段。上述试验表明,NK细胞疗法可以在保证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让身体与肿瘤形成平衡,最终实现与肿瘤"和平共处"的长期目标。
提升身体抵抗力是抗癌过程中的重要防线。患者可以通过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和保持积极心态来增强自身免疫力。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好细胞技术,在身体健康时储存免疫细胞,将其作为提升自身免疫力的强有力工具,可以更有效地抵御癌症。
想要咨询免疫细胞技术相关服务
可扫描下方二维码联系客服
本文仅做科普分享,参考资料如下:
[1]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of a Patient with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reated with Adoptive Cell Therapy Using Natural Killer Cells: A Case Report.https://doi.org/10.2147/OTT.S344707